今天,微信又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改动。
公众平台上线“常读用户”数据分析,同时新增用户年龄、细化地域分布等,使数据分析颗粒度进一步细化。
换言之,公众号运营者可以在后台查看“死忠粉”的数据了。
消息一出,各种新媒体交流群都在热烈讨论自家的“常读用户”数据。对于运营者来说,微信的后台数据持续释放无疑是一记重磅。
常读用户数据上线,包含哪些?
如何查看微信新上线的“常读用户”数据,路径如下: 登陆MP—用户分析—常读用户分析。
改版后,公众号后台的用户分析一栏包含用户增长、用户属性、常读用户分析三个类别。
其中,用户增长主要用以查看昨日账号近期的用户增减数据;
用户属性又分为人口特征、地域归属、访问设备,可查看性别分布、年龄分布、语言分布、省级分布、地级分布、终端分布等整体用户数据;
常读用户分析包括常读用户总览、性别分布、年龄分布、城市分布和终端分布。通过常读用户总览页面,运营者可以看到自己的账号有多少常读用户,以及所占比例(从2019年6月起按月统计)。
微信对“常读用户”的解释是:常读用户也就是经常阅读该公众号的用户。表现为在订阅号消息列表顶部“常读订阅号”横栏常驻该公众号的用户。
微信上线“常读订阅号”是在2018年9月。当时微信6.7.3 iOS版正式更新,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订阅号信息的瀑布流页面,以及页面顶部出现的“常读的订阅号”。

常读订阅号中如果有未读推文,订阅号图标左下角会显示让人很难忽视的绿色圆点,提示打开阅读。出场方式可以说很强势了。
对微信来说,他们希望通过新增常读订阅号,进一步优化订阅号列表的阅读体验,帮助一些习惯按帐号进行阅读的用户更方便地找到常读帐号。
微信官方还介绍:
1. 常读公众号就是用户经常读的公众号,是动态更新的;
2. 常读栏上面的帐号与位置会因为用户对公众号阅读情况的变化、公众号的更新情况产生变动;
3. 更新时间越接近的公众号排列位置越靠前;
4. 根据每个人的常读行为,常读公众号的个数会有不同;
5. 每个用户最多有12个常读公众号。
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开头将“常读用户”形容为“死忠粉”的原因,公众号千千万,成为“常读订阅号”,意味着你是他手机里的十二分之一!
至于每个用户每天阅读多少次算“常读”?有微信内部士解释:“用户经常阅读。每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,这个和次数无关。”对于这次调整,微信希望运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常读粉丝比例及画像,调整创作及运营策略。
为什么公开常读用户数据?
“终于有用户画像了!对我们非常有用。”
得知微信后台增加“常读用户分析”的改版后,公众号“末那大叔”的内容负责人凿梦如是感慨。
对新媒体运营者来说,有没有数据反馈,反馈到哪一步,的确非常重要。这就好像大家一起在黑灯瞎火的路上开车,一个有导航,一个没导航,导航能精准到哪里一样。
新媒体发展到今天,数据运营和用户运营逐渐成为运营职能中最重要的两块。 不得不说,作为提供基础设施的平台,数据分析的维度和颗粒度必然是越细化越好。

微信为啥要在“用户分析”里开放“常读用户分析”?
在“视觉志”创始人沙小皮看来,开放更多的数据可以更好的帮助运营者运营一个公众号,可以有更多的维度和数据辅助大家创作优质原创内容,修正自己的内容缺陷,提升内容质量。
此前,虽然微信后台改版不断,但多有运营者抱怨,公众号后台能够提供的数据分析维度有限。大部分数据支撑集中在用户的阅读行为,比如,一篇文章的阅读来源分析里,多少来自朋友圈,多少来自会话打开,多少来自看一看等。
但对粉丝用户画像的分析,一直以来都停留在一个尴尬的位置——所谓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,这么多年过去,依然只能摸个大概,没办法做到真正意义上指导内容和用户运营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常读用户才是货真价实的“真粉丝”,他们拥有比较好的阅读习惯,我们称之为“私域流量”也不为过。
常读数据公开有什么用?意味着什么?
五天前,微信改版“用户可以一键屏蔽长时间不阅读的公号”。
部分微信用户会收到系统对长时间未读订阅号的提醒,并可以通过提醒入口选择不接收这部分订阅号的群发消息推送。
配合这个角度来看,微信公众平台最近一连串的改版趋势,可以理解为在帮助用户和公众号之间做“双向挤水分”的事情。
2018年微信上线“常读订阅号”,将用户常看的公众号直接推到了他们面前。如今,公号后台又上线“常读用户”数据,将这些用户推到了运营者面前。至此,这些在微信生态中关系最密切的人群,彼此都有了更为紧密的连接。
对于这些账号来说,他们会得到更精准的打开,而对于这些用户来说,他们也有机会获得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。
公众号运营者们一直兢兢业业地涨粉,同时苦苦思索如何提高打开率。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,迎来新用户固然重要,能与死忠粉相守也很可贵。
在凿梦看来,对于那些体量比较大的号,本身具备用户运营系统和维护习惯,这个功能肯定是锦上添花。但对于小号或刚起步的运营者来说就非常重要, 它能帮助运营者清晰用户画像,不会为流量去做有损品牌调性的事。
“比闭着眼看流量的时代强多了,最后转化全靠活跃用户,阅读量不是唯一指标。这个功能似乎对检测广点通效果非常有用。”他补充。
不得不说,新增加的常读用户分析维度里,一个是披露了用户年龄段,一个是披露了用户所在城市分布,这两个维度是目前研究报告里,用户画像部分必须用的两个指标,这两个指标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。